服务电话
400 968 5080
武汉留才网络技术有限公司

首页 / 大咖专栏 / 员工持股计划:专坑“自己人”的“毒馅饼”?

员工持股计划:专坑“自己人”的“毒馅饼”?

员工持股计划:专坑“自己人”的“毒馅饼”?
  2018-08-10
阅读

员工持股计划在成熟的资本市场本是相当普遍的一种制度设计,牛长熊短的稳步趋势让很多员工都分享到了公司成长的收益。但引入A股上市公司后,却往往导致触目惊心的结果,可谓典型南橘北枳的杯具。

作为与员工“同富贵,共进退”的重要激励方式,员工持股计划在2015年股灾中,就曾被证监会鼓励上市公司采用,以增持股份、稳定股价。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,2014年至2018年5月底,A股市场共720家上市公司发布了860次关于员工持股计划的董事会预案,其中80%以上是民营上市公司发起的。

吃瓜群众不禁要感叹了,上市公司咋这么大方、这么有爱呢!分给自家员工股票和福利,让员工有了当家作主的感觉,物质和精神上都得到满足,铁定更踏踏实实搬砖了。然鹅,员工持股计划普遍实施的四年里,“先富(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)带动后富(企业普通员工),实现共同富裕”的伟大目标究竟实现几何?员工是否与上市公司共赢了呢?

再次查阅了上述720家上市公司的数据,其中居然70%以上的员工持股计划都亏损;如果算上三年限售期、一年减持期的个人财务成本,则80%以上的员工持股计划都是负收益,近半公司股价甚至被腰斩。进一步以今年为例:年内共有71家上市公司的72份员工持股计划实施完成。鉴于A股受内外利空因素影响连续下挫,根据上述上市公司公告披露的员工持股计划成交平均价计算,截至6月20日,72份员工持股计划中仅7份浮盈,占比一成,而九成都是浮亏。近日,更出现凯迪生态(SZ000939)员工持股计划爆仓的惨烈案例,几百名员工的参与本金直接清零,血本无归。

看来,现实往往很残酷,“同富贵”没实现,贫富差距倒是进一步扩大了。而员工持股计划,也从想让员工忠心耿耿、死心塌地的“金手铐”、“香饽饽”,变成了让员工手握亏损,忐忑不安的“锈脚镣”、“毒馅饼”。

看到这里,那些有机会认购员工持股计划的亲们,您还买不买?

其实,员工持股计划的推出初衷,是帮助员工搭乘公司快速发展的列车,发家致富奔小康。有底气推出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司,往往都是大家心目中的“好公司”。想说,“好公司”不一定会设计靠谱的员工持股计划……

那到底怎样的员工持股计划才是好计划呢?

1.jpg

首先,员工持股计划要在公司估值相对低位时推行。A股市场历来牛短熊长,一年牛市往往需要六七年的熊市来消化。由于员工持股计划与公司股价挂钩,其实施关键就在于买入时公司股价相对低位且发展值得期待,这才有可能在漫漫熊市中立于不败之地。而目前超过八成的员工持股计划均由民营上市公司实施,这些BOSS们往往在牛市股价上行时对自身估值过度乐观,强推持股计划,最终导致惨淡收场。

其次,员工持股计划的力度越强越好。如果一项员工持股计划占总股本比例过小,好似隔靴搔痒,只是星星之火而不可燎原。反之,如果占总股本比例较大,则往往能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,牵一发而动全身。当然,该比例也不适宜过大,一般以不超过5%为宜。

第三,中层管理者和核心技术人员占比越高越好。其实并不赞成全员持股,撒胡椒面似的激励,对真正的骨干员工是打击而不是鼓舞。同时,如果员工持股计划中高管占比少、中层管理者和核心技术人员占比多,企业中真正的绩效推动者们会产生更强的使命感,持股计划实施的效果将更好。事实上,目前的员工持股计划中,员工的认购比例也远远高于高管的认购比例。当然,也要警惕高管完全不参与或假参与的持股计划,因为如果这群最接近公司真实经营信息的人都避之不及,就别指望“他之砒霜”能成为“你之蜜糖”了。

第四,公司的大股东们要展示足够的信心和诚意。既然我大A股的走势不是上市公司自身可以掌控的,公司在推行员工持股计划时,就更需要拿出足够的诚意,让员工安心参与公司的发展。现有上市公司案例中,既有把员工持股计划当作大股东减持接盘侠的极品魂淡,也有对员工持股进行总收益兜底的担当BOSS,近期甚至有公司给出无论股价如何、年度收益不低于10%的良心承诺。这样的好老板请多来几打吧!别让那些曾为公司开疆扩土的骨干们,最后困顿于股市荆棘。

员工持股计划在成熟的资本市场本是相当普遍的一种制度设计,牛长熊短的稳步趋势让很多员工都分享到了公司成长的收益。但引入A股上市公司后,却往往导致触目惊心的结果,可谓典型南橘北枳的杯具。

令人稍感欣慰的是,大A股中还是有3%的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后,股价翻番。祝愿小伙伴们都能摊上这样的好机会,早日实现自己的财富自由吧!